金年会

浙江省藥械采購平台

金年会

高級搜索 關閉
-
今天是
XML 地圖
當前位置 > 首頁 > 健康常識
降壓藥幾點吃最好?
信息來源:金年会 發布時間: 2018-03-06 閱讀次數:65215

    不少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怎麼吃藥也控制不好。這不一定是藥物的原因,可能跟患者的服藥習慣有關。如果在錯誤的時間服藥,就不利于降壓藥發揮作用。
    要掌握正确的服藥時間,首先要認清自己的血壓規律。
    對于大多數人而言,血壓在24小時内具有“晝高夜低,兩峰一谷”的節律現象:即8:00-9:00,16:00-18:00最高;夜間睡眠時,血壓下降,淩晨0:00-3:00達到最低。一天裡血壓變化曲線像一個勺子,叫做勺型血壓。根據這個規律,讓降壓藥的起效時間與血壓波動的高峰期基本同步,就能使藥物産生更好的降壓效果。具體來說,對于勺型血壓患者當遵循以下幾點:
    1.一天服用1次的長效降壓藥(包括控釋片和緩釋片),如氨氯地平、硝苯地平控釋片、美托洛爾緩釋片、培哚普利、缬沙坦、氯沙坦、福辛普利、貝那普利等,多在早上7:00服藥。飯前飯後均可,建議在進食前服用。
    2.一天服用2次的中效降壓藥,如硝苯地平緩釋片、依那普利、非洛地平(波依定)、美托洛爾等,早上7:00和下午15:00服藥為好。
    3.一天服用3次的短效降壓藥,如硝苯地平片、卡托普利片,第一次清晨醒來服,第二次中午13:00點服,最後一次下午18:00之前服。
    4.還需要提醒的是,勺型血壓患者切忌睡前或者夜間服用降壓藥,避免血壓過低導緻組織灌注不足,從而誘發缺血性腦卒中。此外,利尿劑如氫氯噻嗪應在早上服藥,以免晚上服用造成夜尿次數增加, 影響睡眠。
    此外,有部分患者的血壓波動并不典型,夜間血壓下降幅度與白天相比不足10%,被稱為非勺型血壓;還有更少部分患者出現夜間血壓無下降或者反超白天的情況,被稱為反勺型血壓。一般來說,非勺型或者反勺型血壓的患者往往提示存在交感神經持續興奮,引起夜間血壓持續升高,會對腦、心髒、腎髒及大血管造成危害,因此要密切控制夜間血壓。此類患者需要使用長效降壓藥物,應在晚上8點或睡前服藥。
    患者最好做一個24小時血壓監測,根據血壓波動類型來确定服藥時間,一般選擇在高峰前1~2 小時服藥。患者也可以在一天中選擇4個時間點,每6小時測一次血壓,連續測3天,就能夠大緻掌握自己血壓波動的情況,由此可以推斷出恰當的服藥時間。

 

來源:人民網

相關文章
浙江省藥械采購平台

金年会

XML 地圖
XML 地圖